內容目錄
★ 前言
美濃攻略戰的1、2、3集我們講述織田信長是怎樣攻略美濃的,而且我們還沒講完、只講了一半 XD 因為這一個系列戰,說明了信長是如何打下日後統一日本的基礎,而「尾張」、「美濃」、「岐阜」這幾個地名,和織田信長關聯十分密切,這些幾乎是提到織田信長,就會提到的地名。所以透過這一系列的戰爭故事,讓大家了解為何這些地名和信長有關,並且讓信長身邊的一些名將登場。先前我們說過,信長花了七年,才將美濃拿下。前三集我們已經說了前四年信長的佈局與戰法,美濃討伐戰已進入最高峰,接下來信長打算如何把美濃國的主城稻葉山城拿下呢?那,我們就開始今天的故事囉!
★ 攻略美濃的橋頭堡:墨俁城
西元1566年、永祿9年,歷經了堂洞合戰,以及將軍足利義輝離奇死亡事件帶來的各種權力鬥爭後,當時極有可能繼位將軍位置的足利義昭出面調停織田信長與齋藤龍興,但信長沒幾個月就打破協議,再次出兵美濃。但這次因為大雨,織田軍受困一座孤立的沙洲島上,造成織田軍大敗。不過信長愈挫愈勇,認為要攻克稻葉山城,除了先前切斷稻葉山城周圍防線的策略外,還需要個更好的據點。
其實先前進攻美濃時,信長就發現墨俁這個地方,是進攻美濃和近江的重要交通運輸據點,於是,信長先後派了重臣佐久間信盛及柴田勝家負責蓋一座能攻能守的砦。然而,一旦美濃方發現織田方開始蓋這座砦,便出兵攻打,使得工程一再失敗。於是,當時嶄露頭角的木下藤吉郎、也就是日後的豐臣秀吉便毛遂自薦,表示自己能在7天內完工。
其實當時,木下藤吉郎已經追隨信長12年了,他從提鞋的小弟開始做起,終於開始帶領一些小隊,並在我們上一集提到的織田軍與竹中半兵衛對戰、趨於劣勢時,出了奇招,救了織田軍一把。現在,這項連信長身邊的重臣佐久間信盛及柴田勝家都沒辦法完成的任務,這個才剛開始往上爬的傢伙,居然說自己7天就可以完成!信長聽了,就對藤吉郎說:「好吧,猴子!你能毛遂自薦很好!那麼,你必須在7天內把他蓋好!如果你沒辦法完成,我就砍掉你的腦袋!」當時其實信長覺得藤吉郎這個小隊長很有意思,但又長得一副獐頭鼠目的模樣,所以先前就給了他「猴子」或是「老鼠」這樣的暱稱。呃…只能說…你的主子想叫你什麼綽號,以當時來說,好像也不能怎樣 XDDD 不過這其實是信長表達親近的稱呼呢!
接到信長的指示後,藤吉郎先去找了蜂須賀小六及前野長康,請他們協助。蜂須賀小六是個帶有神秘色彩的人物,據說他是土豪勢力的頭頭,因為有水運還有地理方面的知識與人脈,所以在地方是個小有名氣的人物。他其實曾先後與美濃國的齋藤道三、岩倉城的織田信賢、以及我們上一集提過的堂弟1號合作過。因為是地方勢力,所以可以自由在各國間跑單幫。這次藤吉郎接到這個任務,找蜂須賀小六幫忙,一來是據說他們頗有私交,二來是蜂須賀小六和前野長康對當地地形很熟悉,是非常適合執行這項7天築城的重大任務。畢竟做不好,腦袋會不保啊!

圖源:Wikipedia
藤吉郎打算如何避開美濃勢力的耳目,在7天內把砦築起來呢?因為築砦的地點,是在木曾川和境川的交會地,於是他打算提前在河川的上游準備好各種所需的木材及工具,能組裝的東西就先在上游組裝好,再利用水路運輸,趁著夜色,將東西悄悄的運送到要築砦的地點。西元1566年、永祿9年9月12日,藤吉郎帶著約2000多名的地方勢力野武士,展開築砦行動。行動非常順利,所以當美濃勢力發現「ㄟ?怎麼有城砦築起來了!」的時候,都嚇到,覺得敵軍是怎麼偷偷在他們眼皮底下做事的,彷彿那座城砦一夜之間就蓋好了,非常不可思議,因此有了「墨俁一夜城」的稱呼。任務順利完成,也讓信長對藤吉郎刮目相看,愈來愈覺得「猴子」這傢伙,似乎真的蠻有意思的。
目前墨俁城還在,就像我們上一集說的,日本感覺就是個什麼東西都會保存下來的地方 XDDD 我們前面提過的稻葉山城、犬山城、堂洞城、小牧山城等,在google上都可以搜尋到這些城的遺跡位置。有興趣大家可以去搜尋看看,我看完覺得,古代人打仗也真是不容易,那些地方走路距離都好幾個小時,想像行軍的時候就覺得好累啊!不過,說說回來那座現存的墨俁城,與當初藤吉郎蓋的不太一樣。其實「墨俁一夜城」應該只是個後人加油添醋寫出來的故事,但有時讀讀這些民間逸事,也是歷史事件的醍醐味啊!當初藤吉郎蓋的,應該是我們前面所說的砦,是木造建築,而且是一座比較平面的砦,所以才能掩人耳目,不被發現。現存的墨俁城,是以大阪天守閣為模型所建的建築,現在是大垣(ㄩㄢˊ)市墨俣歴史資料館。雖然他不是原本保留下來的墨俁砦,不過也是座充滿日式風味的建築,據說是個賞櫻的好地點喔!

圖源:photot AC
★ 包圍美濃─北伊勢攻略
那接下來,為了讓對美濃的進攻更順利,也算是為日後上洛鋪路,信長在出兵稻葉山城前,先做了一些安排。
在繼續說故事之前,先說明一下各國的地理位置。我們先前說過,尾張的北部是美濃,東方是原本屬於今川勢力的三河,三河再往東,才是遠江和駿河。另外,尾張的西面,與「伊勢」相連,而尾張南方是海,所以沒有相鄰的國家。尾張是個南北向長形的地區,而美濃國則是佔地遼闊,整個伊勢、尾張、和半個三河地區的北方,都與美濃國相連。美濃的東邊,是武田信玄的領地「信濃」,西邊則是一塊叫做「近江」的地區。

美濃攻略戰發展到現在,差不多到要對稻葉山城再發動一次大攻擊的時候了。但這時,信長思考到一件事。剛剛我們說到,伊勢國的北邊,其實是和美濃國的南部相連的,那邊有「北勢四十八豪族」掌控著伊勢北方的地區。
另外,在附近的長島,有強大的一向一揆,都是信長無法掌控的存在。所謂一向一揆,是一種非常團結的組織。一向,指的是一向宗。一揆,是指民眾團結起來抗爭的意思。一揆不一定要武裝起義,大多是為了本身的訴求,集合起來要求進行談判,談判破裂或是比較激動的一揆,才會演變成武裝起事。在信長那個時期,一向一揆是非常強大的組織,以強大的宗教向心力為號召,而且把「為團體捨命殺敵」視為是聖戰。當時的一向一揆甚至曾經形成自治組織,而且,一向一揆的首領勢力,甚至可以與戰國時期的大名們匹敵。信長在世時,最讓他頭痛的敵人之一,就是一向宗大本營的石山本願寺所組成的一向一揆。
此時伊勢長島的一向一揆,對信長來說也是個棘手的存在。因此,信長希望趁還沒出事前,迅速壓制伊勢北部。於是,他命令當時駐紮在離伊勢北部比較近的家臣瀧川一益,帶4000名將領,進行伊勢北部的侵略戰。信長吩咐瀧川一益,在不驚擾長島的一向一揆的情況下,侵略伊勢北部。瀧川一益領命,並順利的拿下伊勢北部許多地方,甚至連「北勢四十八豪族」都不費一兵一卒就同意歸附信長。怎麼會這麼神奇呢?主要是這次的出征,明智光秀也跟去了,而他身邊有一位名叫「勝惠」的僧侶,憑著他的三寸不爛之舌,巧妙地說服了這些地方勢力,使他們投向織田陣營。
.jpg)
圖源:Wikipedia
★ 鞏固周遭─結盟近江的淺井與甲斐信濃的武田
伊勢北方大致底定後,信長就比較安心了,因為此時他除了和三河的松平元康達成同盟協議,另外還和伊勢西方的近江、及美濃東方的信濃分別立下同盟的約定,如此一來,除了把美濃國完全包圍起來之外,日後若要上洛,也已經打通很大一部分的道路了。
不過,先前我們還沒提到,信長是怎麼和近江以及信濃立下盟約的呢?他又是分別和誰立下盟約呢?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位於美濃東方的信濃國。當時原本領地在更東方的武田信玄,勢力範圍已經從甲斐擴張到信濃。這時,武田信玄希望專注對付他一生的宿敵上杉謙信,不希望節外生枝,因此樂於與信長結盟。於是,西元1565年、永祿8年,織田信長將養女龍勝院嫁給武田信玄的兒子武田勝賴。龍勝院雖然於婚後兩年替武田勝賴生下一個兒子,但產後不久就過世了。為了維繫雙方的盟約,大約1個月後,武田信玄將女兒松姬嫁給織田信長的長子織田信忠,鞏固雙方的同盟關係。
而近江方面,信長為了攻打美濃以及上洛方便,又聽說近江北方的淺井氏家督淺井長政是個驍勇善戰之人,而且相貌堂堂,是戰國時期有名的美男子,信長認為,將自己有戰國第一美人之稱的妹妹阿市嫁給淺井長政,是一件再好不過的事了,於是在西元1567年、永祿10年,促成了這門婚事。據說淺井長政和阿市感情很好,生下了茶茶、初、以及江三個女兒,也算是哥哥替妹妹謀到了幸福的感覺。────雖然這其中其實有不少蠻值得討論的點,例如…我只能說…戰國時期的審美觀和我們現在很不一樣 XDD 各位可以google看看淺井長政和阿市的長相,我…真的不會說他是美男子…XD 然後,他們這三位女兒到底是誰生的,也有一些不同看法的討論。不過最可以確定的,就是三個女兒都嫁得不錯,尤其大女兒茶茶,其實就是日後豐臣秀吉的第一愛妾呢!

圖源:Wikipedia
.jpg)
圖源:Wikipedia
★ 小結
這一集我們講述信長為了進攻稻葉山城所做的各種準備,無論是修築進攻的橋頭堡墨俁城,或是為了圍攻美濃而征戰伊勢北部,又或是為了能夠安心出征而努力建構的同盟關係,可知一件事情的成功,其實是需要很多準備與努力的。在做了這種種前置作業後,信長就要正式進攻稻葉山城了,他到底會用何種方式攻打呢?就請大家期待下一集啦~
下一集 →〈美濃攻略戰5:稻葉山城、美濃國GET!開啟天下布武之路! ─ 織田信長14〉
頁首大圖Image by photo AC